■ 葉昌元
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影響著人們對世界的認識,也促使人們反思。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,不少專家指出,城市建設要多發展組團式,居住區要相對封閉,要善用綠化隔離住區等。無疑都是非常有益的。
實際上,建設領域的防災、減災的措施和規范是比較成熟的。最常見的是防火措施。在家電、灶具等設計、安裝規范中,主要考慮防止火災發生;而在建筑設計規范中,更多的是考慮防止火災蔓延。徽派建筑中的封火墻是更早的防火設施。
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一位專家曾向筆者談到這樣的設計理念:從防災出發,建筑里不能有關鍵性構件。何為關鍵性構件?就是這個構件一旦破壞,就會有損整個建筑的安全。如果一棟樓的某一處遭到撞擊或爆炸,只有這一處被破壞,整棟樓是安全的,這種設計才是合理的。
想杜絕災害發生,是不可能的,但防止災害蔓延、把災害限制在局部,是我們事先就能做到的。這個理念在業內也是普遍通行的。
回到這次疫情中,小到一家一戶、一個樓棟的主動隔離,大到武漢封城、全省乃至全國主動關閉對外交通,這是對社會負責任的表現,是構建人類共同體的擔當,也與建筑防災理念一脈相承。
謠言止于智者,病毒止于仁者。災難不可怕,可怕的是次第波及鄰居。災不及鄰,何怕之有?當這成為一種文化,深深地烙在建設者的心頭時,我們的人居環境一定是美好的。
2020年04月08日
上一篇
下一篇
災不及鄰 善莫大焉 ■ 葉昌元
添加時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