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王飛輝
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,建筑施工企業不可避免受到影響。但應該清醒地看
到,疫情的沖擊和負面影響是暫時的,絕不會改變我國經濟穩中向好、長期向好
的基本趨勢,也不會改變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態勢。
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,用全面、辯證、發展的眼光看問題,我們就能危中
見機、化危為機,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找到企業發展新機遇,激活企業發展潛能。
看“戰情”,找商機。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對政府部門公共管理職能的一次
“大考”,疫情過后,必定會加強交通、水利、醫療、養老等基礎設施建設,這些
領域蘊藏機遇。企業應以疫情防控為切入點,主動跟進有關醫療健康、應急救治、
養老康養、智能制造、裝配式建筑等新產業項目及城鄉人居環境整治、公共衛生
體系建設項目等。要放眼長遠,搶抓“后疫情”時期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新
產業、新業務投資力度的機遇,千方百計多拿訂單。
看政策,找利好。近期,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財政貼息、大規模減稅降費等利
好政策,支持企業抗擊疫情、復工復產。建筑企業要深入研究,未雨綢繆,用足
用好這些優惠政策,爭取減少損失。同時,國家、地方政府和行業也針對降低疫
情影響出臺了一些指導性政策文件,普遍形成了按合同“不可抗力”處理疫情防
控對施工影響的共識,企業要從防疫措施、停工損失、趕工措施、施工要素價格
上漲等方面著手,收集基礎資料,加強與監理、設計和業主的溝通,獲得簽認,
合法合理爭取補償。
看問題,補短板。通過“抗疫”的洗禮,建筑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努力的
方向逐漸“浮出水面”,如強化安全質量管控、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,走創新之
路、信息化之路、裝配化之路,提升企業科學化、精細化管理水平等。企業要積
極運用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、移動互聯網、人工智能、虛擬技術、BIM 等數
字化技術,采取更多線上協調的方法組織施工生產,確保“信息流”暢通,實現
企業管理一體化;要更加重視供應鏈管理,建立和完善更加科學的供應鏈管理體
系,保證與分包商、供應商同頻共振、聯動發力。
2020年04月08日
上一篇
下一篇
辯證思考 激活發展潛能 ■ 王飛輝
添加時間: